1、地质资料 地面:地理位置,工区面积。地质概况、地质分层、沉积环境、沉积相、地质构造、岩性。钻完井资料、录井资料 单井钻完井报告:井身结构,井深,井位,顶底深度。井眼轨迹设计(井斜)。泥浆密度,电阻率,地面温度。录井显示:对岩屑的描述,油气显示记录。
2、测井解释收集的第一性资料:①钻井取芯②井壁取芯和地层测试③钻井显示④岩屑录井⑤气测录井⑥试油资料测井数据预处理在用测井数据计算地质参数之前,对测井数据所做的一切处理都是预处理。主要包括:①深度对齐:使每一深度各条测井数据同一采样点的数据。
3、测井资料应能满足如下需要:(1) 岩类的判别、对比标准层的建立、测井相的建立。(2) 渗透性砂岩、隔夹层、产油层、产气层、产水层的定性判别。(3) 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原始含油、含水饱和度的定量解释。(4) 投产后的储层动态参数的确定,如动用厚度、油气层产能、剩余油饱和度等。
4、比如钻井、录井、定向井、测井。目的都是更详细的获取各个资料。
5、测井解释是一个详细的过程,它涉及到对地层的深入理解。首先,测井资料数据处理是关键步骤。这包括收集多种来源的一手资料,如钻井取芯、井壁取芯测试、钻井显示、岩屑录井、气测录井以及试油资料等。
6、在煤层气工业中,要评价煤层的产气潜力,首先应了解煤的储层特性和力学特性,这些特性的获得主要有3种途径:钻取煤心作室内测试、利用测井进行数据分析、进行试井等。评价煤层特性的资料来源见表8-1和表8-2。
测井项在油田勘探和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测量井孔的相关参数可以掌握井孔周围地层的岩性、构造和流体情况,从而确定储层的厚度、产层的位置、孔内流体的类型及分布等重要参数。测井项还可以帮助优化井眼位置、确定井段设计、制定增产方案、评估油田开发效益等。
年春部署的排60井是中石化西缘区块第一口重点针对石炭系的预探井,钻揭石炭系516m。石炭系见荧光-油斑显示18m/7层,其中762~764m 槽面见油花,占槽面3%。电测解释三类储层126m/14层。
地球物理测井教程 式中:Swi为第i个采样点用测井资料计算的含水饱和度。 PF和HF表示从某一深度开始累计得到的纯孔隙厚度和纯油气厚度。在解释成果图上,通常在某些深度位置上用短线表示,每相邻短线之间累计孔隙厚度或累计油气厚度为1m或1ft。处理井段的短线越多,说明地层孔隙越发育或油气越多。
位于琼东南盆地西部的LD30-1-1井在莺歌海组钻遇这类砂体8层总厚约345m,单层厚16~80m,主要为长石石英细-粉砂岩,平均孔隙度20%,由于粒度中值较小和自生绿泥石粘土矿物发育,渗透率较低,平均188×10-3μm2,属高孔低渗储层,测井解释3240.8~3620m井段为含气水层。
随着测井技术的进步,对裂缝性储层的描述与开发已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系列。以声波及放射性为主的裂缝测井系列与地震资料结合,进行横向预测,可以划分裂缝发育带及其分布,对裂缝发育带应用微电极扫描和井下声波电视测井,可以直观地把裂缝形态、宽度、长度、走向,以及它们的含油产状展示在人们面前。
法来建立孔隙度的计算模型。对测井资料进行逐点解释 结合现场经验和生产测试数据来确定储层物性 (孔、渗、饱),电性(GR 、AC 、DEN )的下限 对测井资料再进行综合处理,根据下限标准划分储层,流体类型。
为了定性划分岩性,解释人员必须事先掌握如下基本知识:工作地区的地质特点,井剖面的岩性特征,基本岩性是什么,特殊岩性是什么,油气层各级单元与岩性组合的关系如何等。另外,还需要通过一口或几口井较完整的钻井取心或岩屑录井得到的岩心资料与测井资料详细分析对比,总结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规律。
测井曲线解释 RD、RS - 深、浅侧向电阻率,用于评估岩石的电导率。RDC、RSC - 环境校正后的深、浅侧向电阻率,以减少井眼和围岩影响。VRD、VRS - 垂直校正后的深、浅侧向电阻率,帮助更准确地评估地层。DEN - 密度,用于判断岩石的物理特性。DENC - 环境校正后的密度,提供更准确的密度评估。
测井方法研究泥页岩盖层,是根据测井资料计算的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含砂量、厚度、欠压实异常及粘土矿物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 (一)厚度(H) 泥页岩盖层厚度是根据自然电位测井、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泥质指示测井曲线来确定的。手工解释可根据测井曲线的半幅点分层,再计算厚度。
①反映有效厚度的参数:岩心含油产状及厚度,测井解释井段及对应的曲线特征,井壁取心含油砂岩井深位置,岩屑含油显示井段,气测异常显示井段。